参考答案:
loader 用于对模块的"源代码"进行转换,在 import 或"加载"模块时预处理文件
webpack做的事情,仅仅是分析出各种模块的依赖关系,然后形成资源列表,最终打包生成到指定的文件中。如下图所示:

在webpack内部中,任何文件都是模块,不仅仅只是js文件
默认情况下,在遇到import或者load加载模块的时候,webpack只支持对js文件打包
像css、sass、png等这些类型的文件的时候,webpack则无能为力,这时候就需要配置对应的loader进行文件内容的解析
在加载模块的时候,执行顺序如下:

当 webpack 碰到不识别的模块的时候,webpack 会在配置的中查找该文件解析规则
关于配置loader的方式有三种:
关于loader的配置,我们是写在module.rules属性中,属性介绍如下:
rules是一个数组的形式,因此我们可以配置很多个loader
每一个loader对应一个对象的形式,对象属性test 为匹配的规则,一般情况为正则表达式
属性use针对匹配到文件类型,调用对应的 loader 进行处理
代码编写,如下形式:
1module.exports = { 2 module: { 3 rules: [ 4 { 5 test: /\.css$/, 6 use: [ 7 { loader: 'style-loader' }, 8 { 9 loader: 'css-loader', 10 options: { 11 modules: true 12 } 13 }, 14 { loader: 'sass-loader' } 15 ] 16 } 17 ] 18 } 19};
这里继续拿上述代码,来讲讲loader的特性
从上述代码可以看到,在处理css模块的时候,use属性中配置了三个loader分别处理css文件
因为loader 支持链式调用,链中的每个loader会处理之前已处理过的资源,最终变为js代码。顺序为相反的顺序执行,即上述执行方式为sass-loader、css-loader、style-loader
除此之外,loader的特性还有如下:
package.json 的 main 来将一个 npm 模块导出为 loader,还可以在 module.rules 中使用 loader 字段直接引用一个模块可以通过 loader 的预处理函数,为 JavaScript 生态系统提供更多能力。用户现在可以更加灵活地引入细粒度逻辑,例如:压缩、打包、语言翻译和更多其他特性
在页面开发过程中,我们经常性加载除了js文件以外的内容,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配置响应的loader进行加载
常见的loader如下:
下面给出一些常见的loader的使用:
分析 css 模块之间的关系,并合成⼀个 css
1npm install --save-dev css-loader
1rules: [ 2 ..., 3 { 4 test: /\.css$/, 5 use: { 6 loader: "css-loader", 7 options: { 8 // 启用/禁用 url() 处理 9 url: true, 10 // 启用/禁用 @import 处理 11 import: true, 12 // 启用/禁用 Sourcemap 13 sourceMap: false 14 } 15 } 16 } 17]
如果只通过css-loader加载文件,这时候页面代码设置的样式并没有生效
原因在于,css-loader只是负责将.css文件进行一个解析,而并不会将解析后的css插入到页面中
如果我们希望再完成插入style的操作,那么我们还需要另外一个loader,就是style-loader
把 css-loader 生成的内容,用 style 标签挂载到页面的 head 中
1npm install --save-dev style-loader
1rules: [ 2 ..., 3 { 4 test: /\.css$/, 5 use: ["style-loader", "css-loader"] 6 } 7]
同一个任务的 loader 可以同时挂载多个,处理顺序为:从右到左,从下往上
开发中,我们也常常会使用less、sass、stylus预处理器编写css样式,使开发效率提高,这里需要使用less-loader
1npm install less-loader -D
1rules: [ 2 ..., 3 { 4 test: /\.css$/, 5 use: ["style-loader", "css-loader","less-loader"] 6 } 7]
在 webpack 中通过 import 方式导入文件内容,该loader 并不是内置的,所以首先要安装
1npm install --save-dev raw-loader
然后在 webpack.config.js 中进行配置
1module.exports = { ..., module: { rules: [ { test: /\.(txt|md)$/, use: 'raw-loader' } ] }}
把识别出的资源模块,移动到指定的输出⽬目录,并且返回这个资源在输出目录的地址(字符串)
1npm install --save-dev file-loader
1rules: [ ..., { test: /\.(png|jpe?g|gif)$/, use: { loader: "file-loader", options: { // placeholder 占位符 [name] 源资源模块的名称 // [ext] 源资源模块的后缀 name: "[name]_[hash].[ext]", //打包后的存放位置 outputPath: "./images", // 打包后文件的 url publicPath: './images', } } }]
可以处理理 file-loader 所有的事情,但是遇到图片格式的模块,可以选择性的把图片转成 base64 格式的字符串,并打包到 js 中,对小体积的图片比较合适,大图片不合适。
1npm install --save-dev url-loader
1rules: [ ..., { test: /\.(png|jpe?g|gif)$/, use: { loader: "url-loader", options: { // placeholder 占位符 [name] 源资源模块的名称 // [ext] 源资源模块的后缀 name: "[name]_[hash].[ext]", //打包后的存放位置 outputPath: "./images" // 打包后文件的 url publicPath: './images', // 小于 100 字节转成 base64 格式 limit: 100 } } }]
最近更新时间:2024-01-25

题库维护不易,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!